2025年度某县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情况交流发言材料【完整版】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年度某县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情况交流发言材料【完整版】,供大家参考。

2025年度某县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情况交流发言材料【完整版】

近年来,x市x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,立足“一心五城”发展所需,坚持精准施策重视人才、开拓视野引才聚才、互帮互带育才培才、做优服务爱才留才,为加快建成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市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人才支撑。

一、精准施策,打好人才“组合拳”。制定完善《中共x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》《2025年x县人才工作要点》,健全“1+5+N”政策体系,落实《x县高层次人才津贴发放实施细则(试行)》《x县综合类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(试行)》等人才政策,形成上下联动、协调高效、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机制。2025年以来,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人才工作2次、召开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3次、干部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工作专题会5次。

二、开拓视野,延伸人才“招引链”。构建“1+3”人才引进政策体系,利用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、x人才博览会、“千名英才·智汇x”、校园招聘等渠道引进专业人才。探索亲情乡情引才机制,引导懂技术、有经验的外出人员回乡自主创业,吸引x籍优秀青年人才留德发展。2025年以来,引进事业单位人员130人、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71人,吸纳本土人才260余人。

三、帮带培育,激发人才“新动能”。利用县乡党校培训主阵地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“县内+县外”方式,分领域、分行业对“五类人才”进行全方位培训。建立来德帮扶专家人才“传帮带”机制,依托干部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交流平台,贯彻“师带徒”“团队带团队”机制,促进共同提升。充分发挥省市县级人才基地作用,借助名医、名师、名家工作室等交流平台,促进思想、经验、技术交流,实现互帮互助。2025年以来,累计培训“五类人才”9600人次,培育乡土人才、乡村振兴带头人329人、新媒体人才50人。

四、做优服务,营造人才“好生态”。建立县级领导、家庭医生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机制,组建专家人才服务队,开通“96567”人才服务热线,为人才提供线上线下服务。制定《x县创业人才项目实施方案》,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,解决住房、场地、创业补贴、贴息、投融资、服务等方面问题,激励人才创新创业。目前,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50万元,建成人才公寓56套,帮助专家人才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90个,积极营造爱才、敬才、惜才的浓厚氛围。

五、搭建平台,拓宽人才“施展台”。聚焦县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,积极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,与多所高校、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共建研发中心、实验室和创新基地。推动校企合作深化,实施“校企合作育人计划”,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,共同开发课程、共建实训基地,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。2025年以来,新增校企合作项目12项,共建实训基地8个,吸引20余名高校专家教授来德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,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。

六、创新机制,激活人才“活力源”。探索实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改革,建立以业绩为核心,由品德、知识、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,畅通人才晋升渠道。开展“x杰出人才”评选活动,对在各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,增强人才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。同时,建立人才容错纠错机制,鼓励人才大胆创新、勇于尝试,为人才营造宽松包容的成长环境。2025年以来,评选出“x杰出人才”10名,兑现奖励资金50万元,有效激发了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。

七、强化宣传,扩大人才“影响力”。充分利用电视、网络、新媒体等多种渠道,广泛宣传x县人才政策、人才成果和人才典型事迹,提升x人才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举办“x人才论坛”,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德交流研讨,拓宽人才视野,增进学术交流。同时,加强与外地人才工作部门的沟通协作,开展人才交流合作活动,推动x人才工作走出x、走向全国。2025年以来,开展各类人才宣传活动20余次,发布人才工作信息100余条,x人才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显著提升,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x创新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